时隔两年,《误杀2》终于上映,6天票房破5亿。 这一次,是全新的剧情。 讲的是一家三口,儿子患病急需做移植手术换心脏。 父亲筹钱未果,只好借了高利贷。 结果钱有了,心脏却没了。 为了救儿子,父亲被迫走向一条绝路,抢劫医院。 有温情,有小人物的挣扎,处处都是泪点。 尤其是肖央饰演的父亲林日朗一角,让无数人破防。 一个表情,一滴眼泪,是无言的绝望。 在医生面前苦苦哀求,是无助。 抗争无果后,则是被逼上绝路的坚决。 一个普通父亲的绝望、无奈和愤怒,被肖央演绎得淋漓尽致。 网友看完纷纷喊话:肖央值得一个影帝! 这不是肖央第一次被肯定。 在去年的金鸡奖颁奖礼上,肖央被提名,刘德华送上祝福: 肖央是谁? 你可能不认识,但你一定听过爆红的神曲《小苹果》。 肖央,就是其中一位歌手。 当年的“筷子兄弟”消失了,但肖央却以演员的身份再次归来。 实际上,成为演员,从不在肖央的人生剧本中。 兜了很大一圈,他才找到这条适合自己的路。 叛逆小子的画家梦 1980年,肖央出生在河北一个工薪家庭。 妈妈是会计,爸爸是刑警。 在公安大院长大的他,从小就调皮捣蛋。 读书时,老师眼中坏学生干的事,他几乎都做过。 他厌倦规则,有天马行空的想法。 现实中满是束缚,于是肖央把精力投入到艺术中。 他开始学画画,梦想成为一名画家。 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16岁那年,肖央开始北漂。 考了两次,成功进到中央美院。 艺术院校自由、开放,规则没那么多,肖央如鱼得水。 除了上课,他还热衷给人讲故事,参加校园歌手大赛。 那三年的时光,就像是伊甸园。 说学逗唱样样行,很多同学建议肖央学表演。 肖央自认为没优势。 成为一名画家,对当时的他来说吸引力也已经不大了。 高考时,肖央决定改变航向。 他转型去做导演,并报考了北京电影的影视广告导演专业。 大学的生活,丰富而忙碌。 自从北漂之后,他就自己赚学费,大学更是到处揽活儿。 画插画、拍广告,同学都称他是“活儿王”。 大学四年,他积累了不少客户,有各种广告邀约,小有名气。 毕业后,肖央还是经历了短暂的迷茫期。 考艺术硕士,没考上;拍商业广告,束缚太多。 失业了一整年,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又开始拍广告。 因为性价比高,找他拍广告的人很多,温饱不成问题。 拍商业片,束缚多,难熬,肖央受不了了: 他想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拍自己真正想拍的内容。 机会,悄然而至。 老男孩的导演梦 做广告导演的那些年,肖央很是憋屈。 他始终有一颗做艺术家的心,想要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 后来,他认识了王太利。 一个有着音乐梦想,且经营着一家代理公司的老板。 两人性情相投,一个会拍视频,一个会作曲。 他们组成了“筷子兄弟”。 捣鼓了一阵子,自导自演了一部叫《男艺伎回忆录》的恶搞MV。 那时候,短视频没现在这么火。 如此别具一格的影片上线后,获得了上千万的点击。 肖央觉得,自己的导演梦近了。 之后,他们又拍了几部短视频,但反响都平平。 肖央很是受挫,2001年拍《老男孩》时,几乎是孤注一掷。 不成,就彻底放弃。 影片上映后,火爆全网,看哭无数80后。 那年的大街小巷,也都响起《老男孩》的歌曲。 “筷子兄弟”一夜之间蹿红,接受采访,参加活动,上综艺。 每次出门,都有很多人要签名、合影。 从幕后推到台前,被推着走的肖央,兴奋只持续了两天。 他抑郁了,开始看心理医生。 没有计划,没有方向,甚至和自己的导演梦想背道而驰。 肖央深陷自我怀疑。 2014年,肖央受到资本投资,开拍《老男孩猛龙过江》。 他想试一试自己能不能做电影导演。 结果,电影毫无水花,主题曲《小苹果》则火遍大江南北。 不仅妇孺皆知,还一度是广场舞必点歌曲。 凭借这首歌,“筷子兄弟”还拿了全美音乐节“年度歌曲国际奖”。 名利汹涌而至,肖央被推得更远。 这一次他很快适应,也短暂享受着舞台中央的关怀。 但看到其他专业歌手的演出,肖央又开始否定自己,再度抑郁。 为了追赶,他特意去上了声乐课。 越是学唱歌的技巧,越觉得唱歌没劲,越不喜欢唱歌。 肖央说: 等到这股风潮过去,肖央彻底放弃了歌手这条路。 做导演的想法重新滋长。 他准备了很多年,在2018上映了一部喜剧《天气预爆》。 这一次,运气没有降临。 电影扑了,肖央也遭受了很多人身攻击。 这是他最不愿意回顾的一段时期,也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肖央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这么真诚去讲故事,观众却不买单。 做导演,自己到底什么行?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未来怎么做? 肖央日思夜想。 最终得出结论,你真的没有才华,真的很多地方不太行。 挫败感环绕,他开始跑步,开始接触一些圈外的朋友。 兜兜转转一圈,肖央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难题。 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了自己的失败,也就释然了。 此后,肖央不再执着导演这一条路。 他说: “我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尝试,时代也在变,不想给自己设限。”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不设限,不断去尝试,总有适合自己的。 幸运的是,他很快找到了。 演员肖央的诞生 肖央很小就显露出表演天赋。 小时候,身边的人总是说,他演什么像什么,说话很逗。 读大学时,导演专业的同学也都喜欢找肖央拍戏。 原因是他“长得很真实”、“有一张韩国大叔的脸”。 肖央爱演,但不自信。 长得不帅,也没学过专业的表演,没有一点优势。 因此,他直接把这条路否定了。 直到《唐人街探案》找上门来。 在这部电影中,他把警探坤泰的油腻、蛮横表演得恰到好处。 一出场,就是全场爆笑的程度。 这部电影,帮肖央找到了演戏的信心和乐趣,他说: 之后,他又参演了《唐探2》、《唐探3》、《情圣》等多部电影。 肖央对演戏开窍了,也渐入佳境。 真正让人刮目相看,还是在《误杀》中饰演的李维杰这个角色。 前期,他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小人物的怂。 后期,为了保护家人,他蜕变成理智、自我牺牲的英雄。 没有孩子的肖央,把一个父亲的爱诠释得深入骨髓。 肖央的演技,受到了业界的认可,观众也无比惊叹: 肖央演戏,有点东西。 今年,肖央更是频繁出现在大荧幕上,每个角色都是惊喜。 是《我的姐姐》里面吊儿郎当的舅舅; 是《人潮汹涌》里面穷困潦倒的群演; 是《误杀2》里面被逼上绝路的父亲; 是《谁是凶手》里面经验丰富的重案队队长; …… 就像网友说的,无论是喜剧、正剧还是悲剧,肖央都能演。 肖央演的,也都是小人物。 无论是搞笑还是悬疑,无论是落魄还是油腻,都和他很适配。 这是自己气质里自带的,别人学不来。 在《人物》的自述文章里肖央说: “如果说上天给每个人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路的话,到底是要选择做导演,还是选择做演员。 这个疑问也是在我内心埋藏了好久,这几年才明确下来。” 兜兜转转,他终于在演员这个身份中找到了表达的方式。 对41岁的他来说,并不晚。 一路走来,表面看起来肖央顺风顺水。 想画画,就考入了最好的院校;想做导演,第一部短片就爆火。 尝试做歌手,一出手就是神曲;转型做演员,演技已经封神。 这些对肖央来说,是荣誉,更是压力。 在他的性格里,有一种矛盾感。 每一次转型,他从不回头,果断且坚决。 但他也时常陷入自我怀疑中,习惯自省。 去年凭借《误杀》,肖央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最后,还是与影帝失之交臂。 所有人都觉得可惜,肖央却长舒了一口气: “等我真有一天拿到这个奖,就证明我全方位做一个演员,都是很成熟的状态。 现在让我去拿奖,不享受,我觉得危机感更大。” 顶着影帝的名声去拍戏,对他来说是一种负累。 他也觉得,自己离拿奖还差着一段距离。 始终谦卑,且过度清醒,或许这也是他做什么都成功的原因。 但同样也是痛苦的。 肖央坦言,他喜欢把自己放在危险的境地,不舒服的环境里。 他希望通过挑战,激发自己的潜能。 他也希望通过与世界的碰撞,发现更多真实的自己。 肖央的人生,一直都在探索中。 他不给人生设限,勇于尝试,且每一次都全力以赴,真诚以待。 就如同他的表演,永远真诚,永远戳中现实中的我们。 至于未来路往哪里走,肖央回答道: 肖央其实一直没变,他还是那个老男孩,始终忠于内心。 属于他的闪耀人生,还有很长。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满怀热情努力的方向。
Copyright © 2008-2023